举办教师节系列活动之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——讲述我(我们)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,集中展现北外教师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、以德立教、教书育人的生动故事。本期推送,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来自学校的8位教师,聆听他们的育人故事——
金小燕,1982年9月出生,博士,讲师,法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。2002年考入北外法语系,2004年加入中国,2009年研究生毕业留校。2017年荣获基础教学阶段陈梅洁奖,2019年荣获优秀员称号。
金小燕认为,教育是塑造灵魂、滋养生命的工作,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启迪心灵。在工作中,她积极探索教学与育人的新途径,除了课上对每一位同学时刻关注,课后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,将每一次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册,及时发现问题。除了学习,她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,为同学们带去温暖,收获了诸多好评。
E世博esball平台
孟德宏,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,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师,原对外汉语系主任,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、副主任。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中文教育,词汇语义学。
孟德宏在工作中始终铭记“师者心父母心”,因而在担任班主任时,他能够关注每一位同学,对他们的未来设计和职业规划,都力所能及推心置腹地倾听、了解E世博esball平台,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。因为有心理学相关的工作背景,他还承担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,帮助他们恢复良好状态,顺利完成学业。
谭佳琳,国际商学院专职辅导员、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,所主持的匠“歆”学生发展研究工作室列为北外重点支持“大学生德育工作室”,曾获评“辅导员引航奖教金”、暑期社会实践“校级先进工作者”、“红旗团总支书记”等。
作为一名毕业年级辅导员,谭佳琳积极帮助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、明晰就业方向,通过多种渠道、多样方式解答学生就业疑问,坚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。此外,她还高度重视中外学生群体融合,注重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,组织开展国际商学院“理解中国”系列活动。疫情期间,她驻校开展学生工作,在校园疫情防控中发光发热。
王弘毅,1992年生,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,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员E世博esball平台。曾任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志愿者E世博esball平台。
“让每一个学生被关注”是王弘毅一直以来的追求。作为专业教师,他在课程设计中别出心裁,将自身所学与学院人才培养相融合,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反馈。在科研中,他又将智库建设与学院中东欧语种人才培育结合,带动学生投身学术,获得提升。作为研究生辅导员与研究生教务秘书,他主动帮助学生调整情绪,获得了学生的认可。
王曼倩,法学博士,副教授,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。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主讲人,曾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发表多篇文章,接受CCTV1频道、《中国妇女报》、中国青年网等媒体采访,获北外“中智园丁奖教金”“优秀课件奖”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优秀奖。
作为一名思政老师,王曼倩在工作过程中,克服了“能否以理服人”“解决众口难调”“能否以情感人”等三个挑战,通过增加课程深度、了解学生情况、保持平等交流等方法,实现了思政课的生动有趣,引发共鸣,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与欢迎。在课后,他仍然与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,成为了同学们值得信赖的生活导师。
杨莉芳,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、博士、硕士生导师,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研究员,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,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。
杨莉芳是一名英语精读课教师,在多年的教学中,她见到了各种不同背景,不同基础的学生,因此对于育人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。她认为,言传必先身教,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;在与学生的相处中,用对自我的高标准、严要求来影响学生。她曾带领北外学子前往贫困地区支教,在她的言传身教中,同学们都有极大的收获。
周异夫,日语学院(日本学研究中心)院长(主任)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,教育部高校外指委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。1994年任教,曾任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,获吉林省教学名师等称号。
周异夫老师于2021年来到北外,虽然时间不长,但多年的教学经历让他很快进入角色,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他认为,“育人先育己 修才先修心”,在文学课上,他努力引导学生实现潜心文学与关注社会相统一,帮助同学们寻找专业学习的意义,坚定疫情影响之下学生们摇摆不定的心,如同一盏明灯,指引学生看到学习和生活前进的方向。
孙眉,2002年参加工作,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政、大学生就业、党务工作,多次获得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、北京市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;“予玫工作室”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;为《大学生涯咨询与辅导》一书的主要作者。
孙眉老师从事学生思政、就业工作已经满20年,但直到今天仍然动力满满,乐此不疲。究其原因,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爱、对于学生工作的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。因为爱学生,孙眉老师非常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,从而能够化解矛盾,为他们答疑解惑,帮助许多同学重拾信心,为他们的健康成长、服务社会保驾护航。
以身作则,培育英才,这些动人的育人故事中无不体现着北外教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,凸显着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取得的良好成绩。
近年来,北外持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,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。在校教师中不仅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友谊勋章”获得者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国家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等高水平师资,还有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、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团队等两个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。
依托这样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,学校各项工作平稳较快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北外将继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模式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大力推进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战略布局落地实施,促进学校全面发展。